
有趣了,世界金融圈最近突然风头火热,把人搅得眼花缭乱,感觉一出大型宫斗戏正在开局,你说咱打工人平时看电视剧里的权谋,哪有这一波真实又刺激。
最近这阵势,大佬们坐着私人飞机满天跑,从伦敦到纽约,再到新加坡和迪拜,地图都快画穿了,航班都快被炒成高铁节奏。
有网友调侃,富豪们现在资产转移的速度快赶上抢麻将桌了。
都在转,都在跑,说明有雷要爆,这雷到底是谁点的,还真不止一个。
英国拿了第一棒,老牌绅士一转身,变身收割能手,说把羊毛薅出新高度也不夸张。
2024年4月,工党甩出大招,把“非英居籍税制”废了,直接把富豪们的避税神器斩于马下。
这个政策以前是什么?
外地有钱人只要在英国混个十五年,海外收入别拿回国内,税务局基本不搭理,简直是经济天堂。
现在好了,只要你待满四年,立马和本地人一个标准,海外赚的钱也得老老实实报税。
一刀切把税务漏洞堵死,谁还敢和英国财政部玩虚的?上下打量一下,这手势猛得有点离谱。
但咱得说,英国这回也是被逼到墙角了。
2.9万亿英镑的债压在头上,连呼吸都有点沉重,利息都多到能和全国教育预算相提并论。
脱欧几年,金融城瘦成了干柴,税收空了一大块,左思右想也只能拿富人开刀,没钱就薅羊毛,逻辑通透得没朋友。
财政部的小算盘这回打得响,每年追加42亿英镑的进账,用来填填窟窿,也算是出奇制胜。
政策一出,伦敦的富豪瞬间大乱阵脚,谁都怕被赶上羊毛场,第一个反应就是跑路。
去年李嘉诚就动作频频,手里的电网、水务公司说卖就卖,抽身速度快得一塌糊涂,一年带走2000多亿英镑,白纸黑字,走得风生水起。
别的人也扎堆卖楼。
意大利菲亚特的继承人悄摸摸把伦敦的写字楼股权卖给了卡塔尔基金,9亿多英镑,眼都不眨。
伦敦豪宅现在是卖方市场变买方市场,500万英镑以上的房子价格砸了22%,卖房的多,买家却一堆观望,景象有点惨烈。
想着再等等,没准还能降点价。
还别说,伦敦当地的地产中介现在都快成心理疏导师了,天天劝富豪别急别慌,卖房其实也没那么糟。
但谁听得进去嘛?
英国刚开战,美国立马跟上,姿势还要更绝。
拜登团队五月直接抛出全新税案,表现出十足的狠劲。
除了把最上面那档收入税率又提了一截,还捅出个25%的最低财富税,专门针对那些身价1亿美元以上的对象。
“不管你今年赚没赚,只要你家底够厚,交税是肯定的。”
以前海外账户报账,一年一报,现在变成季度一报,搞得富豪们的钱藏得比职业特工还隐蔽,可惜,这路子也快走到头了。
美国的账更是大,有34.5万亿美元的国债挂在墙上,半年利息就要砸进5200亿美元,连隔壁日本的军费都追不上。
但更让人“上头”的是——那些收入千万的富豪,实际税率才8.2%,连工地上班的都不如。
这可不是在说笑,“只薅富人”这逻辑已经成了税务官们的标准姿势。
英伟达的黄仁勋,堪称避税教程级人物。
他的秘诀,是故意做成有瑕疵的信托,把几十亿美元的股票塞进去,资产升值那部分就能绕开40%的遗产税,据说前后省了80亿美元,这操作都快成金融圈段子了。
贝佐斯呢,搞了个开曼群岛的信托,把自己航天公司的股权直接转移出境,跟扎克伯格一样玩信托递进,反正都是跟税务局玩“躲猫猫”,比谁手快。
处理资产的方法花样百出,他们的理财师怕都快被累哭了。
但你以为富人就只会跑路?人家还有“密码本”。
这时候,索罗斯的风姿真的能称得上“淡定大师”。
别人一惊一乍,他轻描淡写:该转的十年前就转完了,现在才慌张的都是小学生。
量子基金目前英美的资金只留15%,剩下全分散到全球27个国家。
光新兴市场就占了40%左右,他把鸡蛋分别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在印尼收购电子钱包,在越南投光伏,那儿税低增长快,英美税改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
行业扭转更是老辣,去年一季度,他把台积电的科技股清仓,然后反手买进美国的电力、能源公司,黄金持仓也砸得重。
要知道,黄金在经济不稳的时候,才是真的避风港。
他对信托结构钟爱于心,把60%的资产放到列支敦士登家族信托,层层结构把控制权和收益权劈开,好几个“壳”套着,查什么都查不明白。
税务专家分析,就算英美新税规落地,他也就多交不到5%的税,跟零区别不大。
这老头当年靠做空英镑搅动全球金融市场,并不单靠运气,政策风向他闻得比狗还灵。
这回真是“未雨绸缪型选手”,别人打算盘,他早写好答案了。
看得出来,这场收割风暴本质就是一场博弈。
英美实在没钱,只能对富人下手,但又担心夸得太狠,把大资本家全赶走,人才和投资一夜流失,那才是真的掉进坑里。
富豪们也早就推演好结果了,要么资产转移,要么信托分散,轮流上场,就是不肯让钱白送。
有种“薅羊毛薅错了对象”的既视感。
到头来,也不是谁赢谁输,就只是各路高手斗智斗勇,一边捂紧钱袋,一边盘算政策,谁都不傻。
这场风暴还没停,往后大概率有新戏上场。
说不定会有新政策新手段冒头,富豪们也会祭出更离奇的避税方式。
但对咱普通人来说,最多也只能围观一下,学点理财妙招,至于“上桌吃席”,那就真心不现实。
谁让人家吃的是“资本饭”,咱们啃的是“工资面”。
收割风暴之后,说不定哪天又有新局开场,谁知道资产转移会不会成为未来金融圈的新常态。
今天说收割富豪,明天转头收割中产,节奏紧凑如连续剧。
但话说回来,看富豪们头疼跑路,也算打工人的小乐趣了。
就想着这个舞台,天亮和天黑之间,高人过招,各有奇招。
你觉得,富豪全球跑路会改变世界金融格局吗?
欢迎留言,论一论“最会跑的大佬最终会在哪儿落脚”。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股票金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